聚酰亚胺薄膜在国内是聚酰亚胺产品中主要的品种。生产能力估计在数百吨至千吨水平。薄膜生产技术来源主要是上海市合成树脂研究所和桂林电气科学研究所,都是采用热亚胺化的工艺,因此先天性的缺陷是热膨胀系数偏大,使用普通的流延嘴和单向拉伸,薄膜的厚薄公差大和各向异性。这就使薄膜只能应用在绝缘绕包线、压敏胶带和低档的印刷线路板上。对于目前大量使用的FPC、聚酰亚胺胶带等方面就无能为力了。其特征是小而低水平的重复,这与日本在60年代后期很相似。
聚酰亚胺的模塑料和复合材料,国内总体生产量还是很低的,主要用于航空航天和军工领域。与杜邦等公司的产品比较在性能和品种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聚酰亚胺胶粘剂和涂层的量也很少,但它的附加产值高。国内有不少的流水线上使用聚酰亚胺,但多数是采用进口的产品,尤其是IC产业上用的感光性聚酰亚胺涂层。
国内在单体生产的数量和品种方面具有一定的水平,通用的单体均苯四甲酸二酐和4’4-二氨基二苯醚都已产业化。PMDA的生产能力已具有千吨级规模,ODA也是百吨级的水平。
但生产工艺与国外有差别,PMDA国内采用气相氧化法生产,升华法进行精制,而国外采用液相氧化法生产和醋酐重结晶法精制。因此产品形态不同,国产品是粉末状,国外产品呈结晶状颗粒。ODA国内采用铁粉还原法,而国外采用加氢还原法,其差异在铁离子的含量上,国产品明显高,不适用于微电子领域。国内二苯甲酮四酸二酐生产量很少,而且质量也不及国外的产品。在其他特种单体方面例如二苯醚四酸二酐和双酚A型二酐我国都已产业化了,并出口到国际市场。*近联苯四酸二酐(BPDA)国内也开始有小批量生产,质量可与日本宇部兴产的产品媲美。3‘4-ODA也有小批量生产,高纯度规格的产品正在扩大中试。其他特种单体也在研究开发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