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干胶标签胶粘剂涂布在涂布机上进行,涂布时需注意以下方面:
(1)胶液的黏度:黏度的大小直接影响胶液的流动性和粘结强度,并决定着涂胶工艺,应合理控制涂胶液的黏度。具体黏度随涂布工艺不同而异,涂布前需实验决定。
(2)涂布工艺:不干胶标签加工时先在底纸上涂有硅油层,干燥固化后再在硅油层表面涂胶,胶液烘干后再与表面材料复合。此工艺适合采用较长的连续涂胶生产线,因为水基胶粘剂需花费较长时间才能与基材达到平衡,并**采用高压流延涂布,确保涂布的均匀性,避免气泡和针眼的产生,否则影响粘结强度。涂布时注意:
① 对于多孔表面材料,一般需涂布两至三次,增强胶粘剂对面材的粘结。
② 涂布胶粘剂前有时需在面材背面先涂底层,它有两种作用,一是对于可移除性粘合剂,涂底层能增加胶粘剂同面材间的粘结力,防止标签从商品表面去除时粘合剂从面材上脱落残留在商品表面,如眼镜片上的标签。另外底层涂布能防止塑料面材中的增塑剂渗透到胶粘剂中,影响胶粘剂性能,使粘合剂粘结力降低,导致标签脱落。
③ 在胶粘剂涂布量较大和胶粘剂流动性好的标签中,以防排废、复卷后的标签周围的胶粘剂粘结到底纸上,造成标签同底纸粘连,无法使用,针对这种标签还需对底纸背面涂布保护层。
(3)涂胶量和涂层厚度:胶粘剂的涂布量是决定不干胶标签,它影响胶粘剂的重要指标,它影响胶粘剂的剪切强度和标签的加工与储存。
① 涂胶量对胶层厚度和剪切强度的影响。一般涂胶量的多少控制着胶层的厚度,胶层的厚度与剪切强度有密切关系。一般规律如图2所示,在一定范围内剪切强度随胶层厚度的减小而增加,胶层越薄内应力越小,剪切强度越高。但是胶层的厚度小于一定值后,由于不能形成连续的胶层,剪切强度反而下降。
② 胶粘剂的涂胶量随面材、剥离材料、被粘物和地区温湿度的不同而变化。一般标签在制造前已选定剥离材料和表面材料,涂胶时不仅需考虑它们的表面性能,还应考虑被粘物表面性质,一般粗糙的表面的比平滑表面的涂布量大。水性胶的粘结力与涂布量有关,在一定的范围内,粘结力与涂布量成正比,涂布量一般为24g/m ±3g/m 。如果涂布量过大,易产生溢胶,尤其在夏季,溢胶使不干胶材料端面粘连并易粘上灰尘,模切易错位,造成废品,给储存、印刷和模切加工带来困难。但涂布量也不能过小,过小粘结强度小,面材和剥离材料间的粘结力太小使材料分层,或者在模切排废时标签同废纸边一同剥下,无法正常生产。总之,水性胶的涂布量应视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4)烘干温度:涂布胶粘剂后需干燥去除水分,增强粘结力。通常温度高干燥快,反之干燥慢,但烘干温度应合适,温度过低不能保证压敏胶充分交联,温度过高胶膜面易“发哑” ,产生“气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