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I的耐温性能以及价格介于环氧树脂与聚酰亚胺之间,但由于BMI是通过加成反应,而不是缩合反应固化,因此极大地减轻了可挥发物问题,这也使得BMI几十年来一直在军用战机上得到应用。国外第五代战机,如洛克希德一马丁公司的F-22猛禽战机以及F-35“闪电II”联合攻击机也都使用了BMI树脂。例如,F-22机身中复合材料的质量比约为25%,其中增强环氧与BMI树脂的比例大约各占50% 。BMI主要是通过RTM工艺成型,包括内部的筋条、翼梁、“T”型部件与“I”型部件等。外部的蒙皮则是采用Cytec工程材料公司的IM7/5250-4 BMI预浸料成型。F-22结构中大约有400个高强、承压复合材料部件是由Cytec公司的CYCOM 5250-4 BMI树脂制作的。Cytec公司致力于BMI树脂的高性能化研究,*近推出了CYCOM 5250-4HT材料,其值为343oC,较5250-4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5250-4HT的长期工作温度为204oC。5250-5 BMI的设计加工参数与环氧树脂类似,但其 与长期工作温度则与5250—4相当。增韧5261 BMI预浸料的韧性与高韧性环氧树脂类似,但其与5250-4相当。
对于F-35战机而言,同样使用5250—4 BMI/碳纤维预浸料。截至目前,F-35中的所有BMI/碳纤维复合材料均是使用热压罐成型的。F-35目前包括传统起飞/降落型(CTOL)、短距离起飞/垂直降落型(STOVL)以及航空母舰型三种类型。依据不同机型,F-35机身大约含有20% -30%(质量比)的复合材料,而BMI/碳纤维占据了其中的50%以上。随着F-35原有系统设计时限的延长,更给新材料以及工艺得到了评价的机会。例如,澳大利亚的Quickstep
技术公司与美国Vector复合材料公司合作开展了BMI/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热压罐外”(OOA)固化工艺。该工艺可以缩短BMI复合材料的固化周期,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投资。
Raptor树脂公司在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的资助下开展了BMI修补材料的研究。2008年该公司完成了该项计划,一系列适用于树脂膜注射工艺(RFI)的BMI材料得到了商业化。这些树脂的室温储存稳定性可以长达24个月。关键产品包括可热压罐固化的BMI-1树脂,其 为293 oC以及两种OOA型BMI:BMI-2与BMI一1OOA。BMI-2在163℃固化,但其达到了371℃ 。BMI—IOOA的韧性与BMI一1类似,而且具有很低的孔隙率。这些树脂的售价均较低,**可达$50/lb。可以说,Raptor的BMI系列产品改变了人们以往认为BMI树脂价格昂贵,只能用于高温领域的认识。目前这些BMI树脂已经成功应用于复合材料模具以及油田中,而在航空领域中的应用正在逐步评价中。